返回 科举: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38章 进士分流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此番要求在《论语》上留名,除了亲身参与这必将载入史册的盛举,更多的,是想为身后这年轻小子王平,添一份沉甸甸的背书。
    nbsp有他虞南风的名字立在书前,便能替王平挡去无数明枪暗箭,更能让天下读书人对这朝廷推行的新印刷之术,多添几分天然的信任。
    nbsp老人捋须轻笑,复又低头,在新雪般的白纸上挥毫书写《论语》,笔走龙蛇,墨香四溢。这新纸,当真是妙极,妙极啊……
    nbsp皇宫,御书房。
    nbsp宣帝听闻王平求见,即刻宣召。待王平道明来意,宣帝神色略显古怪。
    nbsp这小子,竟想到让他这位天子为《论语》作序?然而心思稍转,宣帝心头便是一阵滚烫。这第一版《论语》的刊行售卖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寒门子弟读书识字的门槛将被踏破,意味着知识的传播将如江河奔涌,沛然莫御!大儒参与编纂,则意味着寒门与世家在学识积累上的差距,将日益弥合。
    nbsp假以时日,待第二本、第三本、第四本类似“经典”相继问世,世家赖以自傲、垄断知识的根基,必将土崩瓦解!
    nbsp一念及此,宣帝胸中激荡,大手一挥:“准了!这序,朕来做!”
    nbsp至于延请其他大儒参与编纂一事,宣帝思忖,此事尚不宜由他这位天子亲自出面、大张旗鼓地指派。这任务,便又落回了王平肩上。
    nbsp编纂《论语》需作注释解义,虞老年事已高,宣帝不忍其过度操劳。除他之外,至少还需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担纲。
    nbsp但这剩下的两个名额,却让王平一时犯了难。他在长安城,有名的武将倒是认识不少,可这当世大儒……还真没结识几位。即便认识,此等关乎教化根基、国之命脉的大事,他也不敢轻率托付,稍有不慎,便可能遗祸无穷。
    nbsp御阶之上,宣帝将王平脸上的难色尽收眼底,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。他随手拿起御案旁的一本奏折,悠悠道:
    nbsp“王平啊,你莫非忘了你的授业恩师,柳夫子?”
    nbsp“陛下,”王平连忙拱手,“恩师自然在列。只是……即便加上恩师,尚缺一位!不知陛下能否……”他抬起头,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,“替微臣牵个线,搭个桥?”
    nbsp“剩下一位?”宣帝挑了挑眉,语带调侃,“想让朕替你想办法?”
    nbsp“陛下圣明!”王平顺杆就爬。
    nbsp“哈哈!圣明朕认了,”宣帝朗声一笑,随即话锋一转,“可这事,朕顾不上帮你。你且放心,若你实在寻不到合适人选,便去请教柳夫子,他自有决断。”
    nbsp宣帝莞尔,挥了挥手:
    nbsp“造纸与印刷二事,你办得极好,于国功莫大焉,朕都记在心里了。”
    nbsp“行了,若无事,便退下吧。进士分流之期将至,分流一事关乎社稷,责任意义重大,诸事繁杂,朕就不与你多叙了。”
    nbsp“微臣告退!”
    nbsp王平躬身行礼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御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章,心中了然,旋即转身,步履沉稳地退出了御书房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638章 进士分流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