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科举: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42,新编开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五百斤白纸,绝非小数目。在如今的长安城,白纸已跃升为读书人趋之若鹜的珍宝。这般质地精良、价格亲民的纸张,谁不想多囤积些在家中?即便一时用不上,看着也安心。
    nbsp熙和纸铺,乃将作监亲设,实乃大宣朝堂开天辟地头一遭。此事自然得了宣帝与太子的首肯。每日拂晓,铺门未启,门外街市便已人头攒动,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读书人。
    nbsp更有那心思活络的商贩,每日天蒙蒙亮便驱车赶至西市,抢购熙和纸再转运他方,赚取些微薄差价。只要价格抬得不过分,官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,由他们去了。
    nbsp解决此事,眼下虽非燃眉之急,但终究需未雨绸缪。日后熙和纸铺定当开遍大宣疆土,若任凭这些商贩哄抬纸价,岂不与“天下人皆能用得起纸”的宏愿背道而驰?此风断不可长!
    nbsp如今产量节节攀升,长安城纸耗虽巨,咬咬牙,挤一挤,匀出这几百斤纸来,倒也并非难事。
    nbsp为此,公输炮更是亲力亲为,督着手下将纸张仔细封箱装妥,只待王平随时取用。
    nbsp王平一归家,即刻伏案疾书,修书一封寄往庆州城。此事耽搁不得,越早了结越好,也好让恩师早作准备。
    nbsp信成墨干,王平唤来张山峰,命他携信出城,务必亲手交予张天,再令张天亲自率一队人马,火速奔赴庆州城,务必将那位老人安然接至长安。
    nbsp与此同时,皇宫大殿之内……
    nbsp宣帝听着虞南风绘声绘色地描述王平如何干脆利落地婉拒,不禁抚掌朗声大笑。然而,对于虞南风言语间流露的无奈与暗示,宣帝却并未顺水推舟,应允安排王平参与编书之事。
    nbsp在宣帝心中,王平此人,唯有在外间广阔天地,方能尽展其惊世之才。当年殿试之上,王平挥毫泼就的那篇策论,其锋芒灼见,宣帝至今思之犹觉振聋发聩。
    nbsp如今朝廷推行的诸多国策,其脉络根基,皆源于那篇宏论。造纸、印刷之术已然功成,民间市井的变革亦如潜流暗涌。眼下只待王平将那“陌刀”与“具装铁骑”研制出来。
    nbsp——此二者,但凡有一项能克制草原狼卫的铁骑,再辅以那曾惊天动地、销声匿迹已久的震天雷,挥师北伐,荡平草原,便仅是时日之长短罢了!
    nbsp思及此,宣帝不自觉地十指收拢,紧握成拳,沉沉压在御案之上。他缓缓起身,目光如炬,穿透殿门,直射向远方的苍穹!
    nbsp宣帝这般情态,看得侍立阶下的虞南风心头一凛。这分明是陛下盛年时,胸怀雄图伟略、意欲改天换地的神采!他深知,此刻的陛下胸中,必有惊涛骇浪在酝酿翻腾。
    nbsp且这滔天巨浪,定与王平有着莫大干系。念及王平过往桩桩件件利国利民的奇功,虞南风这才彻底打消了将王平“拐”去皓首穷经、埋首故纸堆的念头。
    nbsp“得陛下如此器重,此子……或许真该在外间风云际会之地,方能尽情挥洒其经天纬地之才。”nbsp虞南风心中暗忖,一声轻叹。
    nbsp此刻,宣帝亦收回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,俯身拾起御案上虞南风方才呈递的那页薄纸。纸上墨迹未干,寥寥数语,乃王平亲笔所书,用以

第642,新编开始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