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最牛姑爷萧权秦舒柔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政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 “萧兄,我觉得,你才是驸马的最佳人选。可惜......”魏清摇头,“公主不会嫁给已婚之人,你咋的成婚这么早?”
    还公主。
    一个大小姐秦舒柔,已经让他嫌弃极了。
    此时,殿试已经准备就绪,考生陆续进入考场,今日监考之人是曹行之、翰、杨乐。
    他们都注意到了萧权,翰看到萧权好好的,明显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前日萧权来皇宫,直接去的长安殿,相当于皇帝的书房。
    今日来到正大恢弘的昌殿,萧权才看清大魏皇宫的样式。
    如果明月楼的榫卯结构,已经令人惊叹。
    那么昌殿的建筑工艺,更是让萧权震惊,大魏其他方面不发达,建筑方面的成就却能和华夏比肩。
    昌殿共三层,底层方形,象征四季。
    层十二边形,效法十二时辰。
    上层二十四边形,象征二十四节气。
    顶层置金凤,九龙捧之。有巨木十围,周长十五米,上下通贯,体量极大的木构建筑,其建筑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,堪称建筑的巅峰之作。
    昌殿的样式,和华夏的明堂极其相像。
    所谓明堂,即“明正教之堂”,是“天子之庙”。
    明堂,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,用作朝会诸侯、发布政令、季大享祭天,并配祀祖宗。
    古人认为,明堂可上通天象,下统万物,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,又可宣明政教,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。
    殿试竟在这么隆重的地方举行,大魏重视人的程度,远比华夏重得多。
    萧权在现代实地考察过无数宫殿,依然被昌殿震撼到。
    何况很多考生是第一次踏入殿内,他们被建筑所带的帝王之气震慑一番,本来激动的他们开始紧张得手心疯狂冒汗。
    殿试不再是单间,和现代考试差不多,考生能大概瞄到别人的状态。
    考生进到昌殿不会立刻考试,必须经过点名、散卷、赞拜、行礼等礼节,才会发试题。
    殿试考策论,策论在是指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、向朝廷献策的章。
    今年的题目: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。
    萧权“噗”地一声,差点没笑出来!
    这题目,他见过!
    何止见过,博物馆还收藏有状元的卷子!
    华夏明朝,万历二十六年,殿试题目: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。
    当时,二十五岁的赵秉忠是状元。
    赵秉忠的卷子,是华夏唯一保存下来的科举状元答卷。
    赵秉忠在试卷,开门见山地指出,帝王执掌国家政权,要把国家治理的和谐兴旺,必须有“实政”和“实心”,并且给出了广开言路,严惩贪腐以及安定民心等治国兴邦之建议。
    好巧不巧,萧权由于敬仰古代状元的风采,早就将赵秉忠的全,约莫三千字背得滚瓜烂熟。
    殿试考策论需要考一天,一考就是一天。大魏要求,策论字数,得两千字以上。
    殿试日才交卷,考生在作答前必须要好好构思,大多人先在稿纸上写一遍或两遍,然后反复构思修改,直到最后再认认真真誊写在考卷上。
    而殿试要求写正体,字要方正、光园、乌黑、体大,惟求端正拘恭,横平竖直,整整齐齐,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,光是写字就很费时费力。
    某种角度来看,书法往往比章重要。
    从华夏流传下来的科试卷可见,随便一个考生的试卷拿出来,都是书法大家的级别。
    之前的萧定虽然采和算学不好,但毛笔字却是一流。
    萧权凝神片刻,没打草稿,直接下笔:“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,必有经理之实政,而后可以约束人群,错综万机......”
    他如此气场全开,挥洒自如,大气磅礴,惊得暗暗留意他的杨乐,心脏噗通噗通地狂跳。
    萧权算学已然是全,如今策论也不放在心上?
    他还是人吗?

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政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