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商途:重生之商业帝国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60集:品牌形象打造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风景,是为了找个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角落。34;
    nbsp那天晚上,他独自留在老宅院。工匠们都收工了,只有施工临时接的灯泡悬在梁上,光晕里浮动着尘埃。他坐在尚未铺设地板的堂屋里,听着远处山涧的水声,忽然想起考察时住过的那家老店。老板娘每天早上都会把煮好的笋干粥端到客房,说的那句34;灶上温着水34;,比任何宣传语都让人安心。
    nbsp第二天一早,他在白板上写下:34;月升时,门常开。34;
    nbsp团队起初觉得太简单,直到去村里采风时,发现老人们打招呼最爱说的就是34;我家门开着34;。这句话里藏着山里人的实在——不用预约,不必客套,来了就是客。周姐试着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,34;MoonnbspRises,nbspDoornbspOpen34;,竟意外地有种诗意。
    nbsp他们还设计了副标语,刻在即将安装的木门门环上:34;三盏灯,五杯茶,等你来。34;三盏灯指的是庭院里的三盏煤油灯,五杯茶对应着五种当地特产的野茶。陈默特意交代木工,要把字刻得深些,34;让客人摸到的时候,能感觉到温度34;。
    nbsp定稿那天,团队在临时搭建的露台上聚餐。有人提议举杯庆祝,陈默却指着远处的山影说:34;真正的口号,是客人住过之后,会跟朋友说的那句话。我们现在做的,不过是搭个架子。34;话音刚落,山坳里忽然飘来一阵桂花香,明明还没到花期,却让每个人都想起了家里的味道。
    nbsp四、网站里的留白
    nbsp技术总监老杨第一次展示官网demo时,陈默正在核对家具采购清单。屏幕上跳出的页面花团锦簇,滚动播放着莫干山的四季风光,导航栏里塞满了34;预订房型活动34;等十几个按钮。
    nbsp34;关掉音乐,去掉自动播放的视频。34;陈默放下手里的笔,34;我们不是在做旅游电商,是在给客人写封信。34;
    nbsp改版花了整整一个月。他们砍掉了70%的图片,只留下清晨的竹雾、午后的光影、月夜的庭院三个场景,每张图都留了大面积的留白。预订流程从原来的五步简化成三步,点击首页的月亮图标,就能直接看到未来一周的空房情况。最特别的是34;山语34;板块,每天更新一句当地老人说的话,比如34;雨前的笋最嫩34;,34;月亮圆时山里的蘑菇会发光34;。
    nbsp陈默坚持要加一个34;不完美34;专栏。里面放着施工时拍的照片:被台风刮断的古树、修复时不小心打碎的青瓷碗、试菜时炒糊的笋干...配文写着:34;我们还在学习如何做好一间民宿,就像月亮总有阴晴圆缺。34;
    nbsp技术团队觉得这样会显得不专业,直到收到第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。那位客人说,就是看到这个专栏才决定预订的,34;比起完美的广告,我更想住进真实的山里34;。
    nbsp社交媒体的运营方案则充满了烟火气。小红书账号由喜欢摄影的小李负责,每天发一张施工中的细节图:瓦当里长出的野草、工匠师傅的工具包、试做的桂花糕。抖音账号更简单,只有延时摄影拍的月升过程,配的音乐是当地山民哼唱的小调。
    nbsp预热宣传启动那天,他们没做任何推广,只是把官网链接发到了之前积累的二手车客户群。没想到两小时后,就收到了二十多个预订咨询。有位曾经买过陈默二手车的客户留言:34;从你卖车时就知道你靠谱,开民宿肯定差不了。34;
    nbsp陈默看着那条留言笑了。原来品牌的积累从不是从零开始,你做过的每一件事,说过的每一句话,早就悄悄埋下了伏笔。
    nbsp五、时光里的伏笔
    nbsp商标注册证寄到那天,正好是老宅院的上梁仪式。陈默把烫金的证书放在供桌上,和鲁班尺、墨斗摆在一起。木匠师傅敲下最后一颗钉子时,山风忽然吹起,将红绸布卷向天际,露出梁上刻着的34;月升34;二字。
    nbsp他们在官网发起了34;寻找月升故事34;的活动,邀请网友分享和月亮有关的记忆。有位杭州的姑娘说,小时候外婆总在月光下给她梳辫子;有个上海的老先生发来老照片,说五十年前曾在莫干山看月出。这些故事后来都被刻在了民宿的走廊墙上,成了最特别的装饰。
    nbsp施工进度播报成了社交媒体的爆款。小李拍的34;工匠日记34;系列,记录了瓦匠王师傅如何修复开裂的土墙,厨师张姐试做了多少种笋的做法。有网友专门从苏州赶来,就为了尝尝视频里那款失败了八次的杨梅酒。
    nbsp周姐最初反对把这些34;不专业34;的内容放出去,直到发现预订客户里,有三成是冲着这些真实的细节来的。34;现在的人见多了精致的广告,反而稀罕这份实在。34;她感慨道。
    nbsp品牌视觉系统最终定稿时,陈默特意加了个细节:所有宣传物料上的二维码,都设计成了灯笼的形状。扫码进去不是预订页面,而是段音频——录的是老宅院傍晚的虫鸣,间或夹杂着工匠们的笑谈。
    nbsp34;你看这二维码,34;他指着设计稿对团队说,34;看似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工具,其实是在告诉客人,我们这里有真实的声音,真实的生活。34;
    nbsp那天傍晚,所有人都下山了,陈默独自留在院子里。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投在即将铺设石板的地面上。他想起刚做二手车时,有人说他一个毛头小子成不了气候;想起决定开民宿时,朋友们劝他别瞎折腾。
    nbsp月光慢慢爬过墙头,漫过他的脚背,漫过那些尚未完工的角落。他忽然明白,所谓品牌,不过是在时光里埋下无数伏笔,然后静待某个月色正好的夜晚,让所有用心都被看见。
    nbsp远处传来工匠们收工的笑骂声,夹杂着山涧的流水声。陈默掏出手机,给团队发了条信息:34;明天开始,我们的故事,才真正要开始了。34;屏幕的光映在他眼里,像极了初升的月亮,温柔,却坚定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260集:品牌形象打造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