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成公绥《天地赋》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sp; nbsp33.nbsp蠕动嬛飞,歧行喙息。
nbspnbsp解析:描绘各种生物的活动状态,有蠕动爬行的,有盘旋飞翔的,有以脚行走的,有用嘴呼吸的。生动形象地展现大地上各类生物的不同生存方式和活动特点,使万物的形象更加鲜活,体现作者对自然生物细致的观察。
nbsp34.nbsp亦云富矣,众宝之渊;亦云广矣,庶类之薮。
nbspnbsp解析:大地可以说是极其富饶,是众多宝藏汇聚的深渊;也可以说是无比广阔,是万物聚集的地方。再次强调大地物产丰富、生物多样的特点,将大地比作宝藏之渊和万物之薮,表达对大地的赞美与崇敬,突出大地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。
nbsp35.nbsp夫四时之序,阴阳之节。
nbspnbsp解析:四季的顺序更替,是阴阳变化的节度体现。说明四季变化与阴阳学说的紧密联系,阴阳的消长变化决定了四季的更替,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,认为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阴阳变化规律。
nbsp36.nbsp温风以时,寒暑有则。
nbspnbsp解析:温暖的风按时吹来,寒暑变化有一定的规律。描述四季气候的特点,强调四季气候的规律性,体现自然气候的有序变化,为万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。
nbsp37.nbsp日月递照,星辰循轨。
nbspnbsp解析:太阳和月亮交替照耀大地,星辰遵循各自的轨道运行。再次强调天象运行的规律性,日月星辰的有序运行与四季气候的规律变化相互呼应,共同构成天地间稳定的自然秩序。
nbsp38.nbsp春发其华,夏成其实。秋结其果,冬秀其实。
nbspnbsp解析:春天万物发芽开花,夏天万物成长结果,秋天果实成熟,冬天万物收藏。描述四季中万物生长的不同阶段,体现四季对万物生长的影响,展示万物在四季流转中遵循自然规律,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,反映自然生命的循环与延续。
nbsp39.nbsp此盖自然之至数,万物之定分也。
nbspnbsp解析:这大概是自然的固有规律,是万物的既定本分。对前文关于四季与万物关系的总结,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,万物都遵循着这种自然规律生长变化,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认同。
nbsp40.nbsp若乃四气代谢,悬象着明。
nbspnbsp解析:至于四季之气交替变化,天空中的天象显着明亮。再次点明四季变化与天象的关系,四季的更迭伴随着天象的明显变化,天象成为四季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,体现天地间自然现象的相互关联。
nbsp41.nbsp庶类仰其照临,万物恃其亭育。
nbspnbsp解析:万物仰仗天地的照耀与养育。强调天地对于万物生存和成长的重要性,无论是天空的照耀还是大地的孕育,都是万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,体现天地与万物之间的依存关系。
nbsp42.nbsp圣人因之,以观时变,以化成天下。
nbspnbsp解析:圣人依据天地的规律,观察时势的变化,进而通过教化成就天下。说明圣人对天地规律的运用,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治理相结合,通过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和运用,引导人类社会的发展,体现古人“天人合一”思想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。
nbsp43.nbsp乾坤交泰,阴阳和畅。
nbspnbsp解析:乾坤相交,阴阳和谐顺畅。“乾坤”代表天地,“交泰”意味着天地交感、和谐,“阴阳和畅”表示阴阳相互协调,体现天地、阴阳相互作用,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,这是万物繁荣发展的基础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44.nbsp万物各得其所,群生咸遂其宜。
nbspnbsp解析:在天地阴阳和谐的状态下,万物各自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,众生都能顺遂发展。描绘出一幅万物和谐共生、各得其所的美好景象,体现天地阴阳和谐对万物的积极影响,展示作者对理想自然与社会状态的追求。
nbsp45.nbsp故曰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。”此之谓也。
nbspnbsp解析:所以说:“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育万物。”这就是上面所表达的意思。引用经典语句,总结全文,点明主旨,强调天地孕育万物是其最伟大的德行,体现作者对天地伟大创造力的赞美和对生命起源的敬畏。
nbsp……
nbsp句译:
nbsp序
nbsp1.nbsp天地至神,难以一言定称。
nbsp天地极其神圣,难以用一句话来确切地称呼它。
nbsp2.nbsp故体而言之,则曰两仪;假而言之,则曰乾坤;气而言之,则曰阴阳;性而言之,则曰柔刚;色而言之,则曰玄黄;名而言之,则曰天地。
nbsp所以,从形体上来说,它被称作两仪;从假借的名称来说,它叫做乾坤;从气的角度来说,它称为阴阳;从性质上来说,它是柔刚;从颜色上来说,它是玄黄;从名称上来说,它就是天地。
nbsp正文
nbsp1.nbsp夫惟浑元之先,至虚至静。
nbsp在浑元形成之前,宇宙处于极度虚无、寂静的状态。
nbsp2.nbsp太素始萌,萌而未兆。
nbsp太素开始萌生,但还没有显现出任何迹象。
nbsp3.nbsp清浊同流,玄黄错跱。
nbsp清与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流动,天色与地色交错分布。
nbsp4.nbsp上下弗形,尊卑无纪。
nbsp此时没有形成上下的形态,也不存在尊卑的秩序。
nbsp5.nbsp于时蒙鸿,蒙鸿而已。
nbsp在那个时候,宇宙处于混沌模糊的状态,仅仅是混沌一片罢了。
nbsp6.nbsp自然无物,自物无几。
nbsp自然界几乎没有什么物体,即便有物体,数量也极少。
nbsp7.nbsp元气窈冥,萌芽兹始。
nbsp深远幽微的元气,就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。
nbsp8.nbsp遂分元气,清浊异位。
nbsp于是元气开始分化,清的和浊的物质各归其位。
nbsp9.nbsp玄虚辽廓,隧道冥翳。
nbsp清的部分上升形成高远辽阔的天空,浊的部分下沉形成深邃阴暗的大地。
nbsp10.nbsp于是元气剖判,刚柔始分,清浊异位。
nbsp于是元气进一步剖判,刚与柔开始区分,清与浊的位置也确定下来。
nbsp11.nbsp天成于外,地定于内。
nbsp天在外部形成,地在内部稳定下来。
nbsp12.nbsp天体于阳,故圆以动;地体于阴,故平以静。
nbsp天由阳气构成,所以呈圆形且处于运动状态;地由阴气构成,所以呈平坦状且保持静止。
nbsp13.nbsp动以行施,静以含受。
nbsp天的运动表现为对万物的施予,地的静止体现为对万物的容纳。
nbsp14.nbsp天以顺动,不失其光;地以坤厚,载物无穷。
nbsp天顺应规律运动,不失去它的光辉;地凭借深厚的坤德,承载万物没有穷尽。
nbsp15.nbsp天动以尊,地静以卑。
nbsp天因其运动而尊贵,地因其静止而谦卑。
nbsp16.nbsp昏明迭照,或盈或亏。
nbsp昼夜交替照耀,日月有时圆满有时亏缺。
nbsp17.nbsp四时随序,万物化生。
nbsp四季按照顺序更迭,万物由此孕育生长。
nbsp18.nbsp是以圣人仰观俯察,体两仪之极,通神明之德,类万物之情。
nbsp因此圣人仰观天文、俯察地理,体悟天地的极致,通晓神明的品德,类比万物的情状。
nbsp19.nbsp观其所感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
nbsp通过观察天地间的相互感应,天地万物的情状就可以显现出来了。
nbsp20.nbsp夫天,垂象示变,而人由之。
nbsp天通过呈现天象来显示变化,人们依据这些变化行事。
nbsp21.nbsp日月淑清而扬光,列宿垂景而照耀。
nbsp日月清明而闪耀光芒,众星宿投射光影照耀大地。
nbsp22.nbsp虹霓焕耀以摛藻,彗星摇曳而舒芒。
nbsp虹霓光彩夺目,如舒展华丽的文藻;彗星摇曳着身姿,舒展光芒。
nbsp23.nbsp望舒弥节于九道,羲和正辔于中黄。
nbsp望舒在九道上缓行驾驭月车,羲和在天空正中驾驭日车。
nbsp24.nbsp众星回而环极,招摇运而指方。
nbsp众星围绕北极星循环运转,招摇星运行指示方向。
nbsp25.nbsp日者,众阳之宗,光之所烛,万物仰之。
nbsp太阳是众多阳气的宗主,它的光辉照耀之处,万物都仰赖它。
nbsp26.nbsp月者,阴精之宗,体禀至阴,以之配日,女主之象也。
nbsp月亮是阴气的宗主,其本体禀受至阴之气,与太阳相配,是女主的象征。
nbsp27.nbsp及其盈缩有期,迟疾有节,循度运行,应天顺时。
nbsp至于月亮的盈亏有固定的周期,运行的快慢有一定的节奏,它遵循着度数运行,顺应天时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28.nbsp至于河汉之流,含弘光大,布濩施生,柔润海岳。
nbsp说到天河之水,蕴含宏大,光辉盛大,散布开来孕育生命,滋润着山海。
nbsp29.nbsp江河浩汗,山川磊落。
nbsp江河浩浩荡荡,山川错落有致。
nbsp30.nbsp五岳巍峨,四渎腾波。
nbsp五岳高大雄伟,四条主要河流波涛奔腾。
nbsp31.nbsp地载万物,色形殊类。
nbsp大地承载万物,万物的颜色和形态各不相同。
nbsp32.nbsp羽毛鳞介,万品千名。
nbsp大地上有长羽毛的鸟类、长毛的兽类、带鳞的鱼类和带甲壳的生物等,品种繁多,名称各异。
nbsp33.nbsp蠕动嬛飞,歧行喙息。
nbsp有蠕动爬行的,有盘旋飞翔的,有以脚行走的,有用嘴呼吸的生物。
nbsp34.nbsp亦云富矣,众宝之渊;亦云广矣,庶类之薮。
nbsp大地可以说是极其富饶,是众多宝藏汇聚的深渊;也可以说是无比广阔,是万物聚集的地方。
nbsp35.nbsp夫四时之序,阴阳之节。
nbsp四季的顺序,是阴阳变化的节度。
nbsp36.nbsp温风以时,寒暑有则。
nbsp温暖的风按时吹来,寒暑变化有一定的规律。
nbsp37.nbsp日月递照,星辰循轨。
nbsp太阳和月亮交替照耀,星辰遵循各自的轨道运行。
nbsp38.nbsp春发其华,夏成其实。秋结其果,冬秀其实。
nbsp春天万物发芽开花,夏天万物成长结果,秋天果实成熟,冬天万物收藏。
nbsp39.nbsp此盖自然之至数,万物之定分也。
nbsp这大概是自然的固有规律,是万物的既定本分。
nbsp40.nbsp若乃四气代谢,悬象着明。
nbsp至于四季之气交替变化,天空中的天象显着明亮。
nbsp41.nbsp庶类仰其照临,万物恃其亭育。
nbsp万物仰仗天地的照耀与养育。
nbsp42.nbsp圣人因之,以观时变,以化成天下。
nbsp圣人依据这些规律,观察时势的变化,进而通过教化成就天下。
nbsp43.nbsp乾坤交泰,阴阳和畅。
nbsp乾坤相交,阴阳和谐顺畅。
nbsp44.nbsp万物各得其所,群生咸遂其宜。
nbsp万物各自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,众生都能顺遂发展。
nbsp45.nbsp故曰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。”此之谓也。
nbsp所以说:“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育万物。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nbsp……
nbsp全译:
nbsp序
nbsp天地极为神圣,难以用一言来确切表述。因此,从形体角度而言,称之为两仪;从假借名称来讲,叫做乾坤;从气的层面来说,称作阴阳;从性质方面论,是柔刚;从颜色角度观之,为玄黄;从名称本身而言,便是天地。
nbsp正文
nbsp在浑元之初以前,宇宙处于极度虚无与寂静的状态。太素开始萌动,却尚未显出征兆。清浊混杂在一起流动,天地之色交错并立。上下没有形成明确的形状,尊卑也毫无秩序。当时,宇宙只是一片混沌模糊的状态而已。自然界几乎没有什么物体,即便有,也寥寥无几。深远幽微的元气,就在此时开始萌发。
nbsp接着元气分化,清浊各归其位。天空高远辽阔,大地深邃幽暗。于是元气进一步剖判,刚柔得以区分,清浊确定了位置。天在外部形成,地在内部奠定。天由阳气构成,所以呈圆形且处于运动状态;地由阴气构成,所以呈平坦状且保持静止。天通过运动来施行造化,地凭借静止来容纳万物。天顺应规律运动,不失其光辉;地以深厚的坤德,承载万物无穷无尽。
nbsp天因其运动而尊贵,地因其静止而谦卑。昼夜交替照耀,日月或盈或亏。四季按顺序更迭,万物由此化生。所以圣人仰观天文、俯察地理,体悟天地的极致,通晓神明的品德,类比万物的情状。观察天地间的相互感应,天地万物的情状便清晰可见。
nbsp天通过呈现天象来显示变化,人们依据这些变化行事。日月清明而闪耀光芒,众星宿投射光影照耀大地。虹霓光彩夺目,如舒展的文藻,彗星摇曳着舒展光芒。望舒在九道上缓行驾驭月车,羲和在天空正中驾驭日车。众星围绕北极星循环运转,招摇星运行指示方向。
nbsp太阳,是众多阳气的宗主,它的光辉所照耀之处,万物都仰赖它。月亮,是阴气的宗主,其本体禀受至阴之气,与太阳相配,象征着女主。月亮的盈亏有固定周期,运行的快慢有节奏,遵循度数运行,顺应天时。
nbsp至于天河之水,蕴含宏大,光辉盛大,散布开来孕育生命,滋润着山海。江河浩浩荡荡,山川错落有致。五岳高大雄伟,四条主要河流波涛奔腾。
nbsp大地承载万物,万物颜色、形态各不相同。有长羽毛、长毛、带鳞、带甲壳的各类生物,品种繁多,名称各异。无论是蠕动的、飞翔的,还是用脚行走、用嘴呼吸的生物,都在大地上生存。大地可谓是财富的深渊,万物的聚集之地。
nbsp四季的顺序,是阴阳变化的节度。暖风按时吹来,寒暑有一定的规律。日月交替照耀,星辰遵循轨道运行。春天万物开花,夏天万物结果,秋天果实成熟,冬天万物收藏。这大概是自然的固有规律,万物的既定本分。
nbsp至于四季之气交替变化,天空中的天象显着明亮。万物仰仗天地的照耀与养育。圣人依据天地的规律,观察时势变化,进而通过教化成就天下。
nbsp乾坤相交,阴阳和谐顺畅。万物各自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,众生都能顺遂发展。所以说:“天地最大的德行就是生育万物。”说的正是这个意思。
喜欢。
第223章 成公绥《天地赋》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