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枣据《逸民赋》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nbsp; nbsp4.nbsp感老氏之遗诫,将回驾乎蓬庐。
nbspnbsp字词解析:
nbspnbsp“感”指有感于、受……影响;“老氏”指老子;“遗诫”即留下的告诫、教诲,老子主张顺应自然、无为而治等思想。
nbspnbsp“回驾”指调转车头;“蓬庐”指用蓬草搭建的简陋房屋,代表着简朴的居所。
nbspnbsp整体理解:先生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,有感于老子留下的教诲,决定调转车头,回到自己那简陋的茅屋。这表明先生认同道家的思想理念,选择回归自然、简朴的生活,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,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。
nbsp5.nbsp弹五弦之妙指,咏周孔之图书。
nbspnbsp字词解析:
nbspnbsp“五弦”指五弦琴,相传为舜所制,音色古朴淡雅;“妙指”指精妙的指法,“弹五弦之妙指”即运用精妙的指法弹奏五弦琴。
nbspnbsp“咏”有诵读、吟唱之意;“周孔”分别指周公和孔子,代表儒家文化;“图书”这里指儒家经典着作。
nbspnbsp整体理解:先生一方面运用精妙的指法弹奏五弦琴,享受音乐带来的宁静与愉悦;另一方面诵读儒家的经典着作。此句体现了先生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,既钟情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音,又深入研习儒家的思想文化,展示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全面的文化修养。
nbsp6.nbsp挥翰墨以奋藻,陈三皇之轨模。
nbspnbsp字词解析:
nbspnbsp“挥翰墨”指挥动毛笔,引申为写作;“奋藻”指发挥文采,铺陈辞藻。
nbspnbsp“陈”有陈述、阐述之意;“三皇”是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,代表着远古的理想时代;“轨模”指规范、模式。
nbspnbsp整体理解:先生挥动笔墨,发挥自己的文采,铺陈华丽的辞藻,阐述三皇时期的美好规范与模式。这表明先生不仅在行为和精神追求上与众不同,还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和道德规范的向往,进一步丰富了先生的形象,体现出他对文化传承和社会理想的关注。
nbsp7.nbsp苟纵心于物外,安知荣辱之所如。
nbspnbsp字词解析:
nbspnbsp“苟”表示如果;“纵心”指放纵心灵,让心灵自由驰骋;“物外”指尘世之外;“安知”即怎么知道;“荣辱”指荣耀与耻辱;“所如”指所归、所趋,这里表示荣辱的具体情况。
nbspnbsp整体理解:如果能让自己的心灵自由地驰骋于尘世之外,又怎么会在意荣耀与耻辱的具体情况呢?此句点明主旨,强调先生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,不受世俗荣辱观念的束缚,体现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,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自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。
nbsp……
nbsp句译:
nbsp1.nbsp有达人之先生,览通变于古今。
nbsp有一位通达事理的先生,他对古今事物的变化规律有着深入的洞察与了解。
nbsp2.nbsp讬薛萝以峻节,依林薄以颐心。
nbsp他依托薛荔和女萝来寄托自己高尚的节操,依靠草木丛生的山林来调养自己的内心。
nbsp3.nbsp頫漱石而枕流,挥弹冠而濯襟。
nbsp他俯身就着石头漱口,以流水为枕,摒弃出仕的念头,洗涤沾染世俗的衣襟。
nbsp4.nbsp感老氏之遗诫,将回驾乎蓬庐。
nbsp有感于老子留下的教诲,他便驾车回到自己那简陋的茅屋。
nbsp5.nbsp弹五弦之妙指,咏周孔之图书。
nbsp他用精妙的指法弹奏五弦琴,同时诵读周公和孔子的经典着作。
nbsp6.nbsp挥翰墨以奋藻,陈三皇之轨模。
nbsp他挥动笔墨,发挥文采,铺陈辞藻,阐述三皇时代的规范与模式。
nbsp7.nbsp苟纵心于物外,安知荣辱之所如。
nbsp如果能让心灵在尘世之外自由驰骋,又怎会在意荣耀与耻辱的种种情况呢。
nbsp……
nbsp全译:
nbsp有一位学识渊博、通达事理的先生,他遍览古今,洞悉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。
nbsp他借薛荔与女萝寄托自己高洁的操守,依傍繁茂的山林调养内心。
nbsp他俯身对着石头漱口,以溪流为枕,毅然抛开入仕的想法,洗净沾染世俗的衣襟。
nbsp受老子遗训的感悟,他驾车回到自己那简陋的茅屋。
nbsp他以精妙指法弹奏五弦琴,同时吟诵周公与孔子的经典着作。
nbsp他挥动笔墨,铺陈华丽辞藻,阐述三皇时代的典章规范。
nbsp倘若能让心灵超脱于尘世之外,又怎会去在意荣耀与耻辱的境遇呢?
喜欢。
第243章 枣据《逸民赋》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