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鲍照《拟行路难?其五》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拟行路难?其五
nbsp鲍照
nbsp君不见河边草,冬时枯死春满道。
nbsp君不见城上日,今暝没尽去,明朝复更出。
nbsp今我何时当然得,一去永灭入黄泉。
nbsp人生苦多欢乐少,意气敷腴在盛年。
nbsp且愿得志数相就,床头恒有沽酒钱。
nbsp功名竹帛非我事,存亡贵贱付皇天。
nbsp……
nbsp赏析:
nbsp《拟行路难·其五》是鲍照《拟行路难》组诗中的一篇,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生,饱含诗人对生命与现实的深刻思考,情感丰富且艺术表现力强。
nbsp一、主题思想
nbsp1.nbsp感慨生命短暂无常:诗开篇以“河边草”“城上日”起兴。草秋冬枯死,春日满道,太阳暮落朝出,自然万物循环不息。与之对比,人的生命却是“一去永灭入黄泉”,强烈感慨生命的不可逆与短暂,流露出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哀。
nbsp2.nbsp追求现世欢乐:鉴于人生“苦多欢乐少”,诗人认为应在盛年意气风发时及时行乐。“且愿得志数相就,床头恒有沽酒钱”,表达出希望能与友人相聚,常有美酒相伴,享受当下的愿望,反映出对现实生活中切实可感快乐的追求,是对生命短暂的一种应对方式。
nbsp3.nbsp超脱功名富贵:结尾“功名竹帛非我事,存亡贵贱付皇天”,表明诗人将功名富贵、生死贵贱皆交予上天,体现出对世俗追求的超脱。这既是对门阀制度下难以凭借自身努力获取功名的无奈反抗,也是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,展现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境,既不满现实又试图超脱。
nbsp二、艺术特色
nbsp1.nbsp起兴手法,对比鲜明:以“河边草”和“城上日”的循环往复起兴,与人生的一去不返形成鲜明对比。自然现象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无常相互映衬,强化了生命易逝的主题,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,为全诗奠定基调。
nbsp2.nbsp情感质朴直白:诗歌语言质朴,情感表达直白。诗人直抒对人生苦乐的看法、及时行乐的愿望以及对功名的态度,毫不隐晦,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其内心世界,增强了诗歌感染力与共鸣度。
nbsp3.nbsp结构清晰:全诗先以自然现象引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,接着阐述人生苦多乐少应及时行乐,最后表明超脱功名富贵的态度,层次分明,逻辑连贯,完整呈现出诗人对生命与现实的思考过程。
nbsp……
nbsp解析:
nbsp1.nbsp君不见河边草,冬时枯死春满道:
nbspnbsp解析:诗人以“君不见”这种呼告的方式开篇,引起读者注意。描绘河边的草,冬天时枯萎死亡,一片衰败景象,而到了春天,又长满道路,呈现出蓬勃生机。这是自然界常见的荣枯变化,草的生命遵循着季节规律循环往复。此处为下文对比人的生命做铺垫,通过草的岁岁枯荣,暗示生命的顽强与循环不息。
nbsp2.nbsp君不见城上日,今暝没尽去,明朝复更出:
nbspnbsp解析:同样以“君不见”领起,描述城头上的太阳,傍晚时渐渐落下直至消失不见,但第二天清晨又再次升起。太阳的运行规律也是日复一日的循环。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,展现出自然界万物的循环往复、生生不息,它们似乎有着无尽的时间与规律可循。
nbsp3.nbsp今我何时当然得,一去永灭入黄泉:
nbspnbsp解析:将视角从自然转到人类自身。诗人感慨,人的生命哪能像河边草、城上日那样循环往复呢?一旦逝去,便永远消逝,进入黄泉。与前文自然现象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一去不复返的特
第284章 鲍照《拟行路难?其五》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