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65集:边市重启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呼衍单于捡起颗葡萄干,放在嘴里慢慢嚼着。帐外传来一阵欢呼,他起身掀开帘角,正见蒙恬亲手将一柄铁犁递给个年轻牧民。那牧民捧着犁头,用生涩的秦话反复说着:“春天,耕种。”
    nbsp“告诉月氏人,”呼衍单于放下帘幕,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,“匈奴人要的不是河南地,是能让牛羊过冬的粮草,是能让孩子活命的铁器。谁能给,我们就与谁为友。”
    nbsp他从箱底翻出个破旧的麻布口袋,倒出一堆磨损的秦半两钱。这些钱币在边市关闭后成了废物,却被他珍藏至今:“当年秦始皇帝巡边时说过,边市是两国的界碑,碑在,人就饿不死。”
    nbsp四、夜幕下的巡逻
    nbsp月上中天时,蒙恬带着亲卫在市坊外巡逻。篝火渐渐小了,秦商与匈奴人三三两两地聚着,用手势比划着讨价还价。有个秦地货郎正教匈奴女子认秤,秤砣的刻度在月光下泛着银光。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    nbsp“将军你看,”赵佗指向西北角,那里有个匈奴少年正帮秦商修补马车。少年的手指被木刺扎破,秦商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药膏,小心翼翼地帮他涂抹。
    nbsp“十年前关闭边市,是怕匈奴借交易刺探军情,”蒙恬望着那抹暖黄的灯光,“却忘了他们也是要春耕秋收的人。”他想起出发前李斯的嘱托:“兵器能守住疆土,却守不住人心。让他们离不开你的铁器,比十万甲士更管用。”
    nbsp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两个秦商与匈奴牧民争执起来,原来是牧民的羊啃了商队的粮草。蒙恬正要上前,却见翻译举着木牌跑过去,指着上面“牲畜损毁货物,按价赔偿”的条文大声解释。
    nbsp最终牧民牵来两只羔羊抵偿,秦商则回赠了两袋麦粒。临了,牧民忽然从怀里掏出个狼皮护身符,硬塞给秦商。翻译笑着说:“这是最高的谢礼,他说狼神会保佑你一路平安。”
    nbsp巡逻至栅栏东角时,蒙恬发现个蜷缩的身影。是个匈奴老妪,怀里抱着个发烧的孩童,正对着秦地药材铺的方向抹泪。他想起军中的军医擅长治风寒,连忙让人将祖孙俩送往营地。
    nbsp老妪不懂秦话,却死死攥着蒙恬的衣角,将块贴身的羊脂玉塞给他。玉上刻着模糊的太阳纹,是匈奴人最珍视的图腾。“告诉她,”蒙恬将玉还给孩童,“医者不分秦胡,治病不要钱。”
    nbsp五、晨光里的约定
    nbsp第七日清晨,市坊的木栅栏前堆起了奇异的“界碑”——左边是秦人送来的铁犁,右边是匈奴人的羊胛骨,中间插着根缠着丝绸与兽皮的木杆。蒙恬与呼衍单于并肩站着,看着商队开始收拾行囊。
    nbsp“下月初三,我们带更多的战马过来,”呼衍单于指着东方,“让浑邪部、休屠部也来交易,他们有最好的皮革。”他忽然压低声音,“月氏人可能会来捣乱,我让儿子带三百骑兵护着商道。”
    nbsp蒙恬点头,让人抬来三车种子:“这是关中的粟种,比草原的耐寒。让牧民试试,秋天会有好收成。”他想起昨夜军医说的话,那发烧的孩童是得了天花,幸好带来了痘浆,保住了性命。
    nbsp离别的时候,出现了动人的一幕。秦地的铁匠老李把自己的锻打图谱送给了匈奴锻匠,对方则回赠了块镔铁,还在他手心画了个秘密的矿石产地标记。绸缎商王稽与那个换明珠的匈奴妇人约定,下次带她女儿喜欢的花钿。
    nbsp最热闹的是孩童们。秦商的孩子将竹简上的字教给匈奴孩童,匈奴孩童则教他们吹骨笛。笛声呜呜咽咽,却奇异地合着秦地的歌谣调子,像两股溪流在草原上汇成一股。
    nbsp当最后一支秦商的队伍消失在山道尽头,蒙恬发现栅栏上多了样东西——块新刻的木牌,上面用秦篆和匈奴文写着同样的字:“下月初三,不见不散。”风拂过木牌,发出清脆的响声,像是谁在轻轻叩门。
    nbsp他转身望向阴山深处,那里曾是狼烟四起的战场。如今,商队的驼铃声正代替刀兵声,在山谷间回荡。远处的草原上,牧民们开始翻耕土地,铁犁划过冻土的声音,混着晨雾里的鸟鸣,成了北境最动听的晨曲。
    喜欢。

第665集:边市重启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