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4集:帝王心术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紫禁城的晨雾还未散尽,乾清宫的鎏金铜鹤在微光中泛着冷光。康熙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泛白,案上摊开的密折里,江南盐道亏空的数字像针一样扎眼——而密折末尾,写着两江总督噶礼“查无实据”的回禀。
nbsp“李德全。”康熙的声音不高,却让殿内侍立的太监们瞬间屏住呼吸。
nbsp“奴才在。”总管太监李德全躬身上前,眼观鼻、鼻观心。
nbsp“传旨,召噶礼即刻回京。另外,让张廷玉拟一道旨,调于成龙任江南巡抚,专管盐务核查。”康熙将密折合上,指尖在封皮上轻轻敲击,“记住,于成龙的调令,走明发;噶礼的召令,用廷寄。”
nbsp李德全心中一凛,躬身应下。他跟着康熙三十余年,最懂这看似寻常的安排里藏着的深意:明发于成龙的调令,是敲山震虎,让江南官场知道朝廷要动真格;而廷寄召噶礼,是堵死他通风报信的可能——既不让噶礼提前防备,也不让江南官员有时间串供。
nbsp待李德全退下,康熙走到窗边,望着庭院里刚抽芽的柳树。他想起二十年前擒鳌拜时的惊险,想起平定三藩时的焦心,这些年坐在龙椅上,最累的从不是处理奏折,而是揣度人心。
nbsp没过半个时辰,太子胤礽的请安帖递了进来。康熙扫了一眼,嘴角勾起一抹淡笑——太子的帖子来得正好,却也太“正好”了。他知道,噶礼是太子的人,江南盐道的亏空,太子未必不知情。这时候递请安帖,是试探,也是想探口风。
nbsp“让太子进来吧。”康熙坐回龙椅,端起茶杯,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的眼神。
nbsp胤礽进来时,脚步带着几分刻意的轻快,行过礼后便笑着说:“皇阿玛,儿臣今早听闻江南春汛平稳,特来告知皇阿玛,也好让您宽心。”
nbsp康熙放下茶杯,指了指旁边的椅子:“坐吧。江南的事,确实该上心。不过除了春汛,盐务也得抓。你可知,江南盐税占了天下盐税的三成,若是这里出了岔子,西北的军饷都要受影响。”
nbsp胤礽的心猛地一沉,脸上却依旧笑着:“皇阿玛英明,儿臣回头便让人去查江南盐务的卷宗,帮皇阿玛分忧。”
nbsp“不必了。”康熙打断他,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朕已经调了于成龙去江南。于成龙刚正不阿,当年在直隶查贪腐,连一品大员都敢参,让他去管盐务,朕放心。”
nbsp胤礽的手指攥紧了衣角,他知道于成龙是皇阿玛的心腹,最是不讲情面。皇阿玛这话,既是说给于成龙听的,也是说给他听的——这是在警告他,别插手江南的事。
nbsp“皇阿玛考虑周全,儿臣佩服。”胤礽低下头,掩去眼底的不甘。
nbsp康熙看着他的样子,心中叹了口气。太子资质不错,可这些年被东宫的势力捧得有些飘了,总想着培植自己的人,却忘了“君臣”二字里,“君”永远在“臣”前面。他需要敲打太子,却也不能逼得太紧——东宫不稳,朝堂必乱。
nbsp“你最近在忙什么?”康熙话锋一转,语气缓和了些,“前几日听李德全说,你在毓庆宫办了个诗会?”
nbsp胤礽愣了一下,随即放松下来:“回皇阿玛,是儿臣邀了几个翰林院的编修,一起讨论文史,也算不负皇阿玛的教导。”
nbsp“好,读书是好事。”康熙点点头,话里却藏着话,“不过交朋友要慎重,翰林院的人虽有学问,可也有些人心思活络,总想着走捷径。你是太子,一言一行都被人看着,可不能被人当了枪使。”
nbsp胤礽连忙起
第694集:帝王心术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