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33集:基业扩张,借新政机遇拓版图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章:政策东风至
    nbsp2003年春,海城的海风还带着料峭寒意,林氏集团总裁林舟的办公室里却暖意融融。他指尖夹着一份刚印发的《海城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(20032010)》,纸张边缘已被反复摩挲得发毛。办公桌对面,集团战略部总监陈默正汇报最新整理的政策要点,声音里藏着难掩的兴奋:“林总,这次新政明确提出‘重点扶持冷链物流、跨境电商、科技服务三类业态,还给出了三项实打实的优惠——土地出让金返还20%、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减半、跨境通关效率承诺48小时内办结。”
    nbsp林舟抬手打断他,目光落在文件中“冷链物流”四个字上,指腹轻轻敲击桌面:“去年咱们在城郊拿的那块地,原本计划建普通仓储中心,现在看来得改方案了。”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,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,思绪飘回半年前的一次调研——当时海城生鲜市场因冷链设施不足,每年损耗率高达25%,进口水果从港口到商超,竟要经过三道常温转运,不少商户抱怨“利润全耗在烂掉的货里”。
    nbsp陈默立刻领会:“您是想把那块地改造成区域冷链枢纽?可这样一来,初期投资得追加3000万,超出原预算40%。”林舟转身,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,甩在桌上:“你看看,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,未来五年海城冷链需求年增速会突破15%,现在不抢布局,等政策红利被分食完,咱们再想进场就难了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斩钉截铁,“通知财务部,明天开始协调银团贷款,优先保障冷链项目;另外,让跨境电商部准备材料,下周我要亲自带队去商务局,争取成为新政试点企业。”
    nbsp第二章:破局遇难题
    nbsp一周后,林氏集团跨境电商部的申请材料被打回,理由是“缺乏成熟的海外仓储网络,不符合试点企业‘具备跨境供应链整合能力的要求”。部门总监张悦拿着驳回通知,脸色难看地走进林舟办公室:“林总,商务局的人说,咱们目前只在香港有个小型中转仓,没法满足‘72小时内送达欧美主要城市的服务标准,建议咱们要么跟海外仓企业合作,要么放弃试点申请。”
    nbsp林舟捏着通知纸,指节微微泛白。他知道,放弃试点意味着错失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,而跟第三方合作,又会让跨境业务的核心环节受制于人。正思忖间,办公室门被推开,集团法务部经理赵磊匆匆进来,带来另一个坏消息:“城郊那块地的规划调整遇到阻力,周边三个村子的村民担心冷链车噪音影响生活,集体拒绝签署征地补充协议,项目开工时间可能要推迟。”
    nbsp接连两个难题砸下来,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。当天下午,林舟带着陈默、张悦直奔城郊地块,刚到村口就被十几个村民围住。为首的老村长拄着拐杖,语气强硬:“林总,不是我们不讲理,你们建冷链仓,24小时不停工,货车来来往往,我们晚上还能睡个安稳觉吗?再说,征地补偿款虽然给了,但后续就业问题怎么解决?总不能让我们守着仓库喝西北风吧?”
    nbsp林舟没有急着辩解,而是跟着老村长走进村委会,搬了把小板凳坐在村民中间。他掏出笔记本,一笔一划记录大家的诉求:“噪音问题,我们可以在仓库周边建5米宽的隔音绿化带,货车进出时间限定在早6点到晚10点;就业方面,冷链仓建成后需要200名仓储管理员、分拣员,优先录用本村村民,还会跟职业院校合作,免费培训冷链技术工种。”他抬头看向众人,眼神诚恳,“我知道大家担心生活受影响,但这个冷链仓建成后,咱们村的农产品也能通过冷链运到全国,比如王大叔家的草莓,以前只能在本地卖,以后隔天就能送到北京、上海的超市,价格能翻一倍。”
    nbsp村民们交头接耳,神色渐渐松动。老村长沉默片刻,拍了拍林舟的肩膀:“林总,我们信你这一回,要是后续承诺没兑现,我们还会来找你。”
    nbsp解决了征地问题,林舟马不停蹄地处理跨境电商的难题。他想起三个月前在行业峰会上认识的海外仓运营商刘凯,对方在德国、美国都有大型仓储中心。当晚,林舟就订了飞往深圳的机票,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刘凯的办公室。
    nbsp“林总,你这千里迢迢过来,是想跟我谈合作?”刘凯递过一杯咖啡,笑容里带着审视。林舟直言不讳:“我需要你的海外仓资源,作为交换,林氏可以开放国内的冷链网络,帮你把海外商品快速分发到二三线城市。”刘凯盯着他看了半晌,突然笑出声:“你这算盘打得够精,不过,我对你们的冷链网络确实感兴趣。这样,先试点三个月,要是合作顺畅,咱们再签长期协议。”
    nbsp第三章:版图初成型
    nbsp2003年秋,林氏集团的城郊冷链枢纽正式开工,同时,与刘凯合作的跨境电商试点申请也顺利通过。开工仪式上,海城商务局局长亲自到场致辞,称赞林氏“精准把握新政方向,为本土企业树立了标杆”。林舟站在奠基碑前,看着挖掘机扬起第一铲土,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——他知道,扩张的脚步不能只停在海城。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    nbsp这年冬天,林舟带队前往邻省的江城考察。江城是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,新政中提到的“区域冷链互联互通”政策,在江城的落地力度比海城更大。在江城商务局的引荐下,林舟见到了当地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赵刚。
    nbsp“林总,江城的农产品年产量超过800万吨,但冷链覆盖率还不到10%,很多蔬菜运到北方,得先在常温仓库放几天,损耗率能达到30%。”赵刚领着林舟参观市场,指着一堆蔫掉的青椒叹气,“要是能有个大型冷链仓,咱们的蔬菜就能卖到更远的地方。”林舟眼前一亮,当即提出合作方案:“林氏出资金和技术,负责建设冷链仓和运营;你们出场地,负责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,利润按6:4分成。”赵刚犹豫了一下:“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,但江城的土地政策跟海城不一样,土地出让金返还需要通过市政府的专项审批,可能要等几个月。”
    nbsp林舟却觉得这是个机会:“等没问题,我们可以先成立筹备组,提前对接本地农户和物流企业,等土地审批下来,立刻开工。”他心里清楚,新政的红利窗口期不会太长,只有提前布局,才能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动。
    nbsp2004年春节刚过,林氏集团与江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合作项目正式签约。与此同时,海城的冷链枢纽也进入了收尾阶段,第一批冷链车开始投入运营。张悦带着跨境电商部的团队,利

第733集:基业扩张,借新政机遇拓版图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