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849集:医馆盛景,分支遍布周边州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晨光刚漫过青阳城的马头墙,“仁心堂”总馆前的青石台阶上已聚了三拨人。药童阿砚正踮脚往铜锅里续甘草,蒸腾的药香混着巷口早点摊的芝麻糊味飘远,忽听见街口传来熟悉的铜铃声——是从庐州府分号赶回来报信的伙计老周,正牵着匹汗津津的枣红马往这边跑。
    nbsp“苏馆主!庐州分号成了!”老周撩着被汗浸透的短褂,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账本,指尖还沾着赶路时蹭的泥,“上月开的张,这才二十天,光治风寒咳嗽的方子就抓了一百二十七副,周边村镇的人都往咱这跑,说比城里的‘回春堂便宜三成还管用!”
    nbsp苏清和刚给一位老妪诊完脉,闻言放下手里的脉枕,指腹轻轻拂过账本上工整的字迹。三年前她接手这间濒死的小医馆时,馆里只剩两个老药工、半间漏雨的药库,如今账本上的墨迹却记满了生机——庐州府、和州、滁州、六安州,四个分号的印记像春草般在江淮大地上冒了头。
    nbsp“阿砚,把新制的‘防风散包两斤给周伙计,让庐州分号的人熬着当茶饮,最近降温,怕染风寒的人多。”苏清和话音刚落,里屋忽然传来药工老李的喊声,“馆主,滁州分号的信!说昨儿来了个难产的妇人,稳婆束手无策,李大夫用您教的‘转胎方保了母子平安,那家人今早送了块‘济世救人的匾额来!”
    nbsp苏清和走到柜台后,从木架上取下标着“滁州”的木盒,将新匾额的消息用炭笔添在名册上。册子里记满了分号的故事:和州分号的王大夫用针灸治好了杂货铺老板多年的偏头痛,六安州分号的学徒小秦教会了当地村民识别毒草,就连最偏远的庐州分号,也在老药工的指导下种起了薄荷和紫苏,省了大半药材运费。
    nbsp正翻着名册,门外忽然进来个背着竹篓的少年,怯生生地递上封信:“苏馆主,我是从舒城县来的,俺们村最近好多人拉肚子,张老栓说您这的药能治,您能……能给俺们点药不?”少年裤脚沾着泥,竹篓里还装着几个刚摘的柿子,是他攒了半天才敢拿来当谢礼的。
    nbsp苏清和摸了摸少年的头,转身让阿砚包十包“葛根芩连散”,又写了张药方叮嘱用法。看着少年揣着药欢天喜地跑远,老李忽然叹道:“馆主,您说咱这医馆能开到这么大,到底是为啥?前儿和州的‘同德堂还派人来偷学方子,可他们学了方子,也没留住客人。”
    nbsp苏清和指了指墙上挂着的“平价施药”木牌,那是三年前她亲手挂上去的。那时青阳城闹旱灾,她把医馆仅存的药材熬成汤药,免费分给灾民,也是从那时起,“仁心堂”的名字才慢慢传开。后来开分号,她定了三条规矩:药材绝不以次充好,诊金可随病人家境减免,每个分号必须带教当地学徒——她要的不是遍地开花的医馆,是能扎在百姓心里的“仁心”。
    nbsp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医馆,药架上的药材标签泛着暖光。苏清和刚把六安州分号需要的药材清单写好,就见伙计匆匆来报,说知府大人的管家来了。她心里犯嘀咕,知府向来不管民间医馆的事,今日怎么突然派人来?
    nbsp管家进门却没摆架子,反而递上封请柬:“苏馆主,知府大人听说您的分号遍布周边州县,还常给贫苦百姓施药,特请您下月去府城议事,想让您给各州的医馆讲讲经验,若是能把‘仁心堂的法子推广开,也是江淮百姓的福气。”
    nbsp苏清和接过请柬,指

第849集:医馆盛景,分支遍布周边州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