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5集:教材编纂,素问整合手记与新验方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后来您加了僵蚕和全蝎,才稳住病情。这味药的加减,也该写进教材吧?”
nbsp素问点头,拿起笔在纸上写下“小儿惊风分急慢,急惊风多属热,钩藤饮加僵蚕、全蝎以息风止痉;慢惊风多属虚,需加人参、白术以健脾益气”,写完又想了想,补充道:“还要注明,僵蚕需炒过,全蝎需去毒,用量不可超过一钱,以免伤了小儿脾胃。”
nbsp秦斩看着她一笔一划地写着,忽然想起去年瘟疫时,素问在隔离区里,也是这样一笔一划地教弟子们辨识药材、调整药方。那时她三天三夜没合眼,眼窝深陷,却依旧笑着说:“多教会一个弟子,就能多救一个人。”如今编纂教材,何尝不是在做同样的事——把扁鹊的医道,把自己的经验,变成一盏盏灯,让弟子们带着这些光亮,去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。
nbsp夜幕降临时,案几上已堆起了厚厚的一摞书稿。素问伸了个懒腰,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看着那些写满字的纸页,眼底满是欣慰:“今日总算把‘内科杂病部分整合完了,接下来就是‘外科疮疡和‘妇科调经,再有一个月,应该就能初稿了。”
nbsp秦斩拿起最上面的一册书稿,翻开第一页,只见上面写着“《济世医典·初编》”,下面是一行小字:“凡为医者,当以仁为心,以术为器,辨病症之真伪,察药性之利弊,不可有丝毫懈怠,不可存半分私心。”他抬头看向素问,目光温柔:“这不仅是教材,更是医者的准则。有了它,扁鹊的遗志,才算真正传下去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素问笑着点头,指尖再次抚过扁鹊手记。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落在手记上,仿佛与千年前的医者隔空相望。她知道,这教材编纂之路还未走完,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细节要打磨,无数的经验要补充,但只要想到将来弟子们捧着这册教材,在各地救死扶伤,她便觉得,所有的辛苦都值得。
nbsp青禾收拾案几时,不小心碰掉了一册病案,里面的纸条散落一地。她蹲下身去捡,却见每张纸条上都有素问的批注,有的写着“此药需久煎”,有的画着简单的脉象图,还有的写着“患者家贫,可改用廉价草药替代,疗效相近”。青禾忽然明白,先生编纂的哪里只是教材,分明是把一颗医者的仁心,拆成了一个个可见、可学、可用的细节,让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,都能记住:行医,先做人;用药,先用心。
nbsp夜色渐深,书房的灯却依旧亮着。素问拿出一张新的纸,提笔写下“外科疮疡篇”,笔尖落下的瞬间,她仿佛看到了将来学堂里,弟子们围着教材争论病例的场景,看到了偏远小镇上,弟子们用她教的方法治好病患的笑容,看到了扁鹊的医道,在大秦的土地上,生根、发芽,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。
nbsp秦斩坐在一旁,看着她专注的侧脸,悄悄将窗台上的凉茶换成了温热的。他知道,素问的路还很长,医馆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他们一起走,就没有走不完的路,没有做不成的事。就像这教材,一页页写下去,总会有写完的那天;就像这医道,一代代传下去,总会有发扬光大的那天。
nbsp月光透过窗棂,将两人的身影映在墙上,与案头的手记、病案、书稿交织在一起,构成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面。这画面里,藏着医者的坚守,藏着传承的力量,更藏着大秦医道的未来。
喜欢。
第855集:教材编纂,素问整合手记与新验方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