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8章 进士分流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5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造纸术、印刷术、指南针、火药——华夏古代四大发明,其光芒穿越时空,深刻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轨迹。
nbsp其中,印刷术的演进,核心在于字模的革新。北宋毕昇(1041—1048年)首创胶泥活字,以火烧制硬化的泥字模,排版后用铁框固定印刷。
nbsp元代王祯《农书》记载了木活字的出现,至明代,金属活字,尤以铜活字为盛,已广泛应用。
nbsp及至十五世纪中叶,欧洲古腾堡掀起印刷革命,其改进的铅锡合金活字,更耐用,更易量产,将印刷效率推向新的高峰。
nbsp王平此刻选用的,正是这铅锡合金活字。此物经久耐用,成本低廉,配合他新研制的纸张,能将书价压至前所未有的低点——几十文,至多百文,便能购得一本新书,较之过往,便宜了何止数倍!
nbsp活字印刷,命脉系于字模。先前试验时,王平尚可随意印些小册,聊作验证。但如今印刷机已备,即将正式开印,这第一本书的选择与制作,便再不能轻率了。
nbsp无论出于何种考量,新纸与新印刷术结合诞生的“第一本书”,意义非凡。按宣帝的暗示,这开山之作,便是《论语》。
nbsp既是首本,字模的字体、风貌便至关重要。然而这难题,眼下却无需王平过多忧虑。因为工坊之内,已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老者,正“亲自监工”。
nbsp这老者非是旁人,正是当世大儒虞南风。自皇宫一睹新纸与印刷术的玄妙后,虞老激动得面色潮红,说什么也要亲临将作监工坊,从头至尾见证造纸与印刷的全过程。观看造纸时,老人几乎按捺不住要亲手尝试,幸得公输炮眼疾手快拦住。若这位帝师真在工坊里有个闪失,王平可担待不起。
nbsp看完造纸,虞南风便踱步至印刷坊。见王平眉头紧锁,心情大好的虞老悠然问道:“小子,何事烦忧?”得知是为字模字体发愁,虞南风微微扬起下巴,雪白的长须无风自动,傲然一笑:“老夫的书法,天下谁人不晓?当年陛下尚在潜邸,亦曾随老夫习字。区区字模,小事耳!”
nbsp不过,应承归应承。
nbsp虞南风却向王平提了个小要求:在这批刊印的《论语》上,需得署上他虞南风的名字。不拘位置,只要印上即可。
nbsp“只要应允此事,日后你有何所求,只要老夫力所能及,必不推辞。”
nbsp此等好事,王平岂会错过?署个名字还不简单?在书前加一篇序言,或单辟一页注明编者,仿照后世教材的体例,这有何难?况且,读书人重名节,青史留名的机会就在眼前——这是朝廷刊印、编纂的第一版《论语》啊!宣帝作序,大儒编纂,状元郎督印……再配上这低廉的售价,此书一出,还不得轰动天下?
nbsp只要名气打响,日后由将作监刊印的典籍,必能吸引更多大儒参与。长此以往,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在获取知识上的鸿沟,便能再削去一分。
nbsp念及此,王平眼中精光一闪,连忙吩咐手下好生伺候虞老,自己则揣着书稿,马不停蹄地直奔皇宫。
nbsp王平虽仅为从五品,却享有随时面圣的特权。将作监内,王平匆匆离去。坐在王平衙房中的虞南风,抬眼望向他离去的方向,微微颔首,眼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nbsp到了他这般地位,青史留名已是板上钉钉历经三朝,天下名儒,天子之师,谁人不知虞南风?
第638章 进士分流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